诗词原文
老将
宋·陆游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蓼滩雁下斜阳尽,苇岸渔归暮雨收。
严州戍满真当老,犹幸为民死太平。
不用更求勋业立,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在南边的田野和东边的道路间自由行走,一年中的景物变换了几番新的面貌,蓼草滩头,大雁在斜阳下飞尽,芦苇岸边,渔人趁着暮雨停歇归家,在严州戍守期满,我确实已经老了,但幸运的是,我能在太平盛世中为民而死,不再需要追求建立功勋和业绩,只愿将心中的事情托付给沙洲上的鸥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首联写诗人自在闲游,感受四季变换;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颈联“严州戍满真当老,犹幸为民死太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为国效力的自豪和对太平生活的珍惜;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颈联“严州戍满真当老,犹幸为民死太平”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表达了诗人对为国戍边的自豪,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陆游在南宋时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战争的洗礼,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创作于他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历了多年的仕途奔波和战争洗礼,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更加坚定,在严州戍守期满后,他深感自己已经老去,但幸运的是能够在太平盛世中为民而死,这种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成为了他晚年时期的重要思想主题,他也逐渐淡泊了名利,更加亲近自然,将心事托付给沙洲上的鸥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