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阔樯稀波渺渺,
日斜风定水潺潺。
黄花未吐无多恨,
也胜湘累拾落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是唐代文坛上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拿起那凌云壮志的笔,醉意中折下奇花,用它们制成五色笺纸来书写诗篇,岸边宽阔,船只稀少,水面波光粼粼,日已西斜,风平浪静,水声潺潺,那未绽放的黄花虽无多少怨恨,却也胜过湘水边屈原拾起的落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诗中“黄花未吐无多恨”一句,以未绽放的黄花自喻,表达了诗人虽未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并无过多怨恨,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也胜湘累拾落英”则借用了屈原拾落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高洁之志,不失文人风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平和、超脱相呼应,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人物屈原相联系,既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格的敬仰,也借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群玉隐居沅陵石门山期间,诗人已远离尘嚣,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他常常在山水间行吟,以诗酒自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在这首诗中,诗人借自然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高洁之志,不失文人风骨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