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赠晚生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
笔墨纵横皆意气,江山寥廓见心胸。
云涛烟浪千重嶂,水色山光万点红。
他日若能同策马,定当随侍学诗风。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译文
我常常遗憾自己未能早些追随您(指画中的前辈或师长),如今却在您的画作中忽然拜见了您那英姿勃发的形象,您的笔墨纵横间充满了豪迈的意气,画中的江山广阔无垠,展现出了您博大的心胸,云涛烟浪中重重叠叠的山嶂,水色山光里万点红艳,美不胜收,将来如果有机会,我定要追随您左右,学习您的诗风和画艺。
释义
这首诗是郑板桥题赠给一位晚辈的画作上的,表达了对画中前辈或师长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早日追随学习的遗憾,也赞美了画作中展现出的豪迈意气和博大心胸,以及自然景色的壮美。
赏析
这首诗以“晚生常恨不从公”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日追随前辈或师长的遗憾之情。“忽拜英姿绘画中”一句,将诗人的情感从遗憾转向了敬仰和赞美,中间两联“笔墨纵横皆意气,江山寥廓见心胸,云涛烟浪千重嶂,水色山光万点红。”则是对画作的具体描绘和赞美,展现了画作的豪迈意气和自然景色的壮美,尾联“他日若能同策马,定当随侍学诗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追随前辈学习诗风的期望和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前辈或师长的敬仰之情,又赞美了画作的壮美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胸怀和志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欣赏一位晚辈的画作后,有感而发题赠给对方的,在清代,文人画家之间互相题赠画作是一种常见的文化交流方式,郑板桥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的文人画家,他在欣赏晚辈的画作时,不仅被画作的艺术价值所吸引,更被画作中展现出的前辈或师长的英姿和博大心胸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和赞美之意,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对后辈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