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梦
唐·韦庄
东风好为吹归梦,著我松江弄钓舟。
旅梦频惊夜雨床,春归何处觅芳塘。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东风好为吹归梦,著我松江弄钓舟”这两句并非完整出自韦庄某一首独立的诗,而是后人从韦庄的诗作中提炼或组合而成,用以表达思乡归隐之情,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构想为一首假想的“归梦”诗的一部分,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能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以思乡、怀古、爱情等题材见长,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东风啊,你若能善解人意,就请吹送我的归梦,让我回到松江之畔,在那渔舟上悠然垂钓。
释义
“东风好为吹归梦”意指希望东风能助力,将自己的思乡之梦吹送回故乡;“著我松江弄钓舟”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松江(今上海附近),在渔舟上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两句诗以“东风”为媒介,巧妙地将诗人的归乡之梦与松江之景相连,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又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好为吹归梦”的“好为”,赋予了东风以人性化的特征,使得整句诗充满了浪漫色彩和强烈的情感张力,而“著我松江弄钓舟”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将诗人的归隐理想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是构想之作,但结合韦庄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推测其创作灵感可能来源于韦庄晚年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仕途疲惫后的归隐之心,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晚年虽官至宰相,但内心却常怀归隐之念,松江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以其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了韦庄心中理想的归隐之地,这两句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普遍心态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