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游园
宋·陆游
税驾名园半日留,游丝飞蝶晚悠悠。
春光骀荡人皆醉,山色苍茫我独愁。
日暮归来无一事,灯前闲坐读《离骚》。
此身本是闲散客,莫向人间争宠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把车马停靠在著名的园林边,我在这里逗留了半日时光,傍晚时分,游丝(蜘蛛丝)在空中飘荡,蝴蝶翩翩起舞,悠闲自在,春光和煦,人们都被这美景陶醉,而我望着苍茫的山色,心中却独自生愁,傍晚归来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在灯前悠闲地坐着阅读《离骚》,我本就是一个闲散之人,不想去人间争名夺利、计较宠辱得失。
释义
“税驾名园半日留”描述了诗人暂时放下俗务,在名园中享受片刻宁静的情景。“游丝飞蝶晚悠悠”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傍晚时分园林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名园中逗留半日所见的晚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税驾”和“半日留”点明了诗人暂时脱离尘世纷扰,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春光骀荡人皆醉”与“山色苍茫我独愁”,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这种愁绪并非消极悲观,而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处之,最后两句“日暮归来无一事,灯前闲坐读《离骚》”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闲适与超脱,展现了他不为世俗所累的高洁品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暂时放下俗务,到名园中寻求片刻的宁静与慰藉,通过描绘园林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