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晓开帘外景,花光柳色满前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官吏不来打扰,家门清静,白天里人们可以安心睡眠,老人和小孩都过得安乐自在,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一阵急风驱来乌云,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洒向高高的城墙;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仿佛大地都在震颤,雨过天晴后,清晨拉开窗帘,只见外面的景色焕然一新,花儿在阳光下更加鲜艳,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眼的绿色铺满了前面的水边平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宁静生活,前两句“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直接点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安逸,没有官府的打扰,人们可以自由地生活,享受如同神仙般的安乐,后两句则通过描写风雨过后的自然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色,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安逸,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风雨过后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到某个地方任职期间,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创作的,在闲居的日子里,诗人得以远离官场的纷扰,享受宁静的生活和自然的美景,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