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唐·韦应物
千秋观里逢急雨,射的峰前看晚晴。
云起半山青未了,水流终日响如鸣。
樵人归尽烟霞暝,独坐幽篁听水声。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隐逸情怀见长,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韦应物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
译文
在千秋观里突然遇到了急雨,雨过天晴后,又在射的峰前欣赏到了傍晚的晴朗景色,半山腰云雾缭绕,青山连绵不断,溪水终日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樵夫们都已归家,烟霞渐渐弥漫,我独自坐在竹林深处,聆听那潺潺的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遇到急雨和晚晴的景象,以及雨后山中的宁静和清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通过急雨、晚晴、云雾、水流等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山中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态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览山中时所作,当时,韦应物因仕途不顺,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在游览山中时,他遇到了急雨和晚晴的景象,被山中的宁静和清幽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