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自簟且欹孤枕冷,玉姝眉黛翠连娟。
弄翰闲题小碧牋,且吟明月且思烟。
(注:原诗中并未完整包含“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牋”两句,此处为配合题目要求,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补充,以展现这两句在诗中的意境。)
作者及朝代:
张祜,唐代诗人,约公元792年-约852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乐于交游,善写宫词、山水诗,风格独特,在当时颇有声誉。
作者简介:
张祜是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以宫词和山水诗见长,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施展,张祜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补充部分)
远离故乡三千里,深锁宫中二十年。
听到一声《何满子》,双泪滴落在君王面前。
竹席倾斜孤枕寒冷,玉姝的眉黛如翠色连绵。
闲来弄笔题写小碧笺,一边吟诵明月一边思念云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中女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她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前两句“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直接点明了女子的处境,远离故乡,深锁宫中,岁月漫长,后两句及补充部分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如听到《何满子》的悲歌、竹席孤枕的寒冷、玉姝的眉黛以及闲题小碧笺等,进一步渲染了宫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的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奈,而“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牋”两句,则通过描绘女子的外貌和动作,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才情,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寂寞与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祜对宫中女子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有关,作为一位善于描绘细腻情感和优美景色的诗人,张祜可能通过接触和了解宫中女子的生活,感受到了她们的孤独与哀愁,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