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旬大雨无昼夜,积潦深虞败吾稼。的解释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悯雨

宋·赵师秀

兼旬大雨无昼夜,积潦深虞败吾稼。

云气半开新日出,人家犹在水中家。

作者及朝代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文学成就亦高于其他三人,其诗清丽婉约,构思精巧,多写自然景色,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抒发内心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怀抱,于唐人中崇尚贾岛、姚合,继承和发展了“姚贾体”,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赵师秀出身于仕宦家庭,其父赵彦辅曾任吏部员外郎等职,赵师秀九岁便能作诗,但仕途不顺,屡试不第,直到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才进士及第,但仅为武康尉,后任筠州推官,晚年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终未得显达,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炼字炼句,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内心的情感。

译文

连续二十多天的大雨不分昼夜地下着,积水深重,我深深担忧这会毁坏我的庄稼,幸好,云层半开,新的太阳终于露出了脸,但人家还浸泡在水中,家园成了水乡。

释义

“兼旬大雨无昼夜”描述了连续二十多天的大雨,昼夜不停,强调了雨势之大、时间之长。“积潦深虞败吾稼”则表达了诗人对庄稼受损的深深忧虑。“云气半开新日出”描绘了云层逐渐散去,太阳重新露出的景象,带来了一丝希望。“人家犹在水中家”则揭示了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家园被水淹没,生活陷入困境。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连续大雨和洪水泛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诗中“兼旬大雨无昼夜”和“积潦深虞败吾稼”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威胁,而“云气半开新日出”则带来了一丝转机,但“人家犹在水中家”又让人感受到洪水带来的深远影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师秀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出身于仕宦家庭,但自己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直到晚年才进士及第,这种生活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对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大雨和洪水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社会现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