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幽谷行吟
唐·无名氏
幽谷主盟猿鹤社,扁舟自适水云身。
青山不老千秋画,绿水长流万古琴。
月下风前吟旧句,花间柳外觅知音。
逍遥物外心无系,天地苍茫一径深。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此诗及其作者。)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为虚构,故作者设定为“无名氏”,代表唐代某位不为人知或已佚名的诗人,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但也有很多诗人的作品未能流传下来或被历史遗忘。
译文
在幽深的山谷中,我与猿鹤为伴,共同结盟于这自然的社团;驾一叶扁舟,悠然自得,仿佛与水云融为一体,成为它们的一部分,青山如旧,千年不老,宛如一幅永恒的画卷;绿水长流,万古不息,如同弹奏着悠扬的琴声,在月光下、微风前,我吟诵着往昔的诗句;在花丛间、柳林外,我寻觅着心灵的知音,我逍遥于尘世之外,心中无所挂碍,只觉天地苍茫,一条小径通向深远的自然之中。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幽谷中与猿鹤为友、扁舟自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中“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等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美好,而“月下风前吟旧句”、“花间柳外觅知音”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诗人以“幽谷主盟猿鹤社”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扁舟自适水云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逍遥自在、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全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创作背景为唐代某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现实不满,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幽谷之中,与猿鹤为伴,驾舟游弋于水云之间,以此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