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紫薇西省春,从来惟惯对词臣。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西省对花

唐·杜牧

红药紫薇西省春,从来惟惯对词臣。

枝枝似染猩猩血,朵朵如簪艳艳人。

绝艳愈知难久处,好花须是少年看。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杜牧在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他的作品在晚唐时期有着广泛的影响。

译文

西省的春天里,红药和紫薇竞相绽放,

这里向来只习惯迎接那些擅长文辞的大臣。

花枝如同染上了猩猩的血般鲜艳,

花朵则像美人头上的簪子一样娇艳动人。

越是绝艳的花朵越难长久保持,

美好的花朵应当让少年时期的人来欣赏。

可怜那韩弘功成名就之后,

却辜负了这繁花似锦的美好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省(唐代中央官署之一,位于皇宫西侧)春天里红药和紫薇的美丽景象,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花喻人,通过对西省春天里红药和紫薇的描绘,展现了它们的娇艳与短暂,诗人用“猩猩血”来形容花枝的鲜艳,用“艳艳人”来比喻花朵的娇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诗人也通过“绝艳愈知难久处”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认识,最后两句则通过韩弘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主题,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杜牧在西省任职期间,对那里的春天景色有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他通过描绘红药和紫薇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和惋惜,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篇,它通过对红药和紫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刻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感悟人生的契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