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再出江湖
宋·陆游
重入修门甫岁余,又携琴剑返江湖。
此生已免嘲伧父,何处犹须问醉奴。
豪竹哀丝真昨梦,落花啼鸟正春芜。
还家饱饭应无日,又向人间作苦迂。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刚刚重回朝廷任职一年多,我又带着琴和剑踏上了江湖之路,此生已经不必再被嘲笑为粗俗之人,哪里还需要去询问那些沉迷于酒色的人,那些伴随着激昂音乐和哀怨乐曲的日子仿佛只是昨日的梦境,眼前只有落花和啼鸟,春意正浓,草木茂盛,回到家中恐怕也难有安稳吃饭的日子,我又要在这人世间经历一番艰苦和曲折。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仕途的无奈和厌倦,以及对江湖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述自己重回朝廷后不久又离开的经历,表达了对官场复杂和人心难测的不满,他也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重入修门甫岁余,又携琴剑返江湖”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短暂回归和迅速离开的无奈,也暗示了他对江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此生已免嘲伧父,何处犹须问醉奴”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世俗眼光的蔑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精神。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他可能对朝廷的腐败和官场的复杂感到失望,因此选择离开,重新踏上江湖之路,这首诗既是他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