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悟禅
唐·皎然
道业虽如诗不进,世缘已与梦俱空。
寒灯寂寂夜沉沉,心似莲花不染尘。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信奉道教,后皈依佛门,成为唐代著名的诗僧和茶僧,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佛家禅理,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虽然我的道业(修行)如同诗歌一般未能有所精进,但世间的尘缘已经如同梦境一般消逝无踪,在这寒冷的夜晚,孤灯寂寂,夜色沉沉,我的内心却像莲花一样纯洁无瑕,不染尘埃。
释义
“道业虽如诗不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修行进展缓慢的感慨,用“诗不进”来比喻道业未有所成,既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也透露出一种对修行之路的深刻认识。“世缘已与梦俱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缘的超脱,认为这些尘缘已经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不再牵动自己的心,后两句通过描绘寒夜孤灯和内心如莲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世俗尘缘的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既展示了诗人对修行之路的谦逊和认识,也表达了对世俗尘缘的超脱和放下,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具体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使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皎然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修行之路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修行经历和人生感悟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在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导致他的道业进展缓慢,他也可能经历了世俗尘缘的牵绊和困扰,最终通过修行和悟禅,逐渐放下了这些尘缘,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人生经历和感悟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