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明 · 释函是
此老在家如出家,蒲团趺坐读南华。
心如明镜常拂拭,身似浮云不系槎。
林鸟啼时春已半,溪花落处日初斜。
山居清寂人稀到,独对青山自煮茶。
作者简介
释函是,明代僧人,俗姓曾,名起莘,字无求,号瞎堂,广东博罗人,他早年出家,深研佛法,同时精通诗文,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释函是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其超脱世俗的心境,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这位老者虽然身在家中,却如同出家修行一般,他坐在蒲团上,双腿盘起,专心研读《南华经》(即《庄子》),他的心像明镜一样,时常拂拭以保持清明,身体则像浮云一般,不受世俗的羁绊,林中鸟儿啼叫时,春天已过大半,溪边花儿凋落,太阳也开始西斜,他居住在山中,环境清寂,很少有人来访,只能独自面对青山,煮水泡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者在家中如出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品质,诗中“蒲团趺坐读南华”一句,点明了老者研读佛道经典、追求精神升华的生活情趣,而“心如明镜常拂拭,身似浮云不系槎”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内心的清净与超脱,以及不受外界束缚的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此老在家如出家”的对比,突出了老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心如明镜常拂拭,身似浮云不系槎”两句,则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者内心的纯净与自由,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清寂与美好,又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函是隐居山林期间,作为一位僧人,释函是长期过着清苦而宁静的修行生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释函是的这种追求无疑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