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夜
宋·杨万里
云罅纤纤玉一钩,小庭风露更清柔。
不知桂子落何处,但见银河泻满楼。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
译文
透过云层的缝隙,一弯新月如同纤细的玉钩挂在天边,小庭院中风带着露水,显得更加清新柔和,不知道桂花飘落在哪里,只见银河仿佛倾泻而下,洒满了整个楼阁。
释义
云罅纤纤玉一钩:形容新月如钩,透过云层缝隙露出。
小庭风露更清柔:小庭院中风带着露水,感觉更加清新柔和。
不知桂子落何处:用桂花飘落象征秋意渐浓,但不知具体落在哪里。
但见银河泻满楼:形容月光如银河般倾泻而下,照亮了楼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清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首句“云罅纤纤玉一钩”以新月为引子,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空图景,次句“小庭风露更清柔”则将视角转向地面,通过风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柔和的氛围,后两句“不知桂子落何处,但见银河泻满楼”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通过桂花和银河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欣赏月色,心中涌起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诗人,杨万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月夜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南宋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