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携开士降龙钵,来寄高人梦蝶床。全诗是什么?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皎然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秋声。

故携开士降龙钵,来寄高人梦蝶床。

半岩松色寒初变,一径草花香正长。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狂。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云雾散开,天空显得格外辽阔;树叶飘落,宣告着秋天的到来,因此我带着僧人(开士,对僧人的敬称)的降龙钵,前来投靠高人(梦蝶,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代指高人或隐士),共卧梦蝶床,半山腰的松树因寒气初现而改变了颜色,小路旁的花草香气正浓,我也是一个逃避名利的人,为何能像现在这样放浪形骸呢?

释义

开士:对僧人的敬称。

降龙钵:佛教传说中能降伏恶龙的法器,此处象征佛教的清净与力量。

梦蝶床: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代指高人或隐士的隐居之处,寓意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境界。

半岩松色寒初变:描绘山中松树因季节变换而呈现出的不同色彩。

一径草花香正长:形容山间小路上花草繁茂,香气四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首联以“云开空自阔,叶落即秋声”开篇,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暗含了诗人心境的开阔与淡泊,颔联“故携开士降龙钵,来寄高人梦蝶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携钵访友、寻求精神寄托的意愿,同时借用了佛教和道家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颈联“半岩松色寒初变,一径草花香正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尾联“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狂”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也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水、拜访友人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自然景象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借用了佛教和道家的典故,也反映了皎然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融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