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老病死即休,未死尚欲从公讲。全诗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白居易

枕上愁烦多病身,

此时心绪倍伤神。

我今老病死即休,

未死尚欲从公讲。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讽喻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

译文

躺在枕上,愁绪与病痛缠绕着我这多病的身躯,

此刻的心情格外伤感与神伤。

我如今已经老去,如果病死就此罢休也罢,

但只要还未死,我还希望能与您(指某位友人或师长)继续探讨学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病中的愁苦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首句“枕上愁烦多病身”直接点出了诗人病中的状态,愁苦与病痛交织,次句“此时心绪倍伤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后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年老多病,也希望能继续与友人或师长探讨学问,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在病中仍不忘学问的高尚情操,通过对比“老病死即休”与“未死尚欲从公讲”,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在唐代乃至后世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知识,不断超越自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身体多病,但仍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在唐代,士人普遍重视学问与道德修养,白居易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与文学家,更是将学问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这首诗正是他在病中反思生命、坚守学问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更能理解他为何能在唐代乃至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