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陈著
独醒坐看儿孙醉,虚负东阳酒担来。
山色满庭供晚照,花香入室伴清怀。
闲中日月长如岁,静里乾坤自阔开。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万事总尘埃。
作者简介
陈著,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文学家、诗人,生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一生未得显达,晚年更是隐居不仕,以诗文自娱,陈著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
译文
我独自清醒地坐着,看着儿孙们沉醉在酒乡之中,真是白白辜负了东阳酒担特意送来的美酒,庭院里山色满盈,沐浴在傍晚的阳光下,花香随风飘入室内,陪伴着我清静的心怀,在闲暇的日子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如同岁月悠长;在宁静的环境中,天地仿佛变得更加宽广无垠,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人间的万般事务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这份宁静与自在才是真我所在。
释义
首句“独醒坐看儿孙醉”表达了诗人自己清醒而儿孙沉醉的对比,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次句“虚负东阳酒担来”则是对未能与儿孙共享美酒的一种自嘲与无奈,后两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悟,首联以“独醒”与“儿孙醉”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超脱与儿孙的世俗之乐,同时也隐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颔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悠闲与自在,以及诗人对时间的深刻感受,尾联则以“莫道此中无乐事”作为总结,点明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著晚年隐居期间,当时,南宋已亡,元朝统治下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