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游
唐·李商隐
宝钗横翠凤,琼树倚雕墙。
处处湘云合,郎君何日归?
蝶飞逢粉蝶,柳过出花墙。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戴着宝钗的女子头饰翠绿如凤,她站在雕花的墙旁,宛如一棵美丽的琼树,四周湘云缭绕,让人不禁问:心上人何时归来?蝴蝶在花间飞舞,偶遇同样爱花的粉蝶;柳树穿过花墙,展现出别样的风情,回到家后,女子又约上西邻的姑娘,约定明天一起去湖桥观看赛神活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前两句以女子的外貌和所处环境入手,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女子的行动,展现了她的活泼与热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能够亲眼见到她的美丽与温柔,诗人在情感表达上也非常到位,通过自然景象的烘托和女子内心的独白,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结构上也非常讲究,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也非常完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的早年时期,当时他尚未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生活相对平静,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全唐诗》等文献中有收录,但关于其具体的创作背景和确切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的看法,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