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词作婉约含蓄,情感细腻,多写闲情逸致和人生感慨,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等。
译文
有限的青春年华像流水一样匆匆逝去,平常的离别也会令人黯然销魂,不要因为酒宴歌舞而推辞频繁相聚,放眼远望,满眼的河山都让人徒增思念之情,风雨中的落花更让人伤感春天的流逝,眼前的荣华富贵不过是梦幻泡影,身后的名声与荣誉自己也无法知晓。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离别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荣华富贵和身后名声的淡泊态度,词中通过描绘酒筵歌席、山河远望、落花风雨等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词以“一向年光有限身”开篇,直接点出人生短暂的主题,接着用“等闲离别易销魂”进一步强调离别的痛苦和人生的无常,下片则通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的描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以“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作结,点明了作者对荣华富贵和身后名声的淡泊态度,使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殊仕途较为平稳但内心有所感慨的时期,作为一位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晏殊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思考,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离别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荣华富贵和身后名声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这首词也体现了晏殊作为北宋词坛领袖的文学造诣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