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的释义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拙修吟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心无俗念神常静,身有闲情乐自悠。

云影半开山色好,水声初落月光流。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对青灯夜未收。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禅理和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巧言善辩怎能比得上笨拙的修行呢?我焚香静坐,在一窗幽静中体悟禅机,心中没有俗世的杂念,心神自然宁静;身体有了闲暇,乐趣便油然而生,云影半开,山色更加美好;水声初落,月光如水般流淌,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只得独自面对青灯,直到夜深人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言辞的巧妙,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专注,通过焚香静坐,他能够摆脱俗世的纷扰,达到心灵的宁静,他也享受着闲暇带来的乐趣,欣赏自然的美景,体悟人生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修行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巧说安能敌拙修”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修行观,即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真诚和专注,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体悟和难以言传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修行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一直致力于禅理的修行和体悟,在修行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言辞的华丽和技巧的精湛,而在于内心的真诚和专注,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修行观和生活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佛教文化对修行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