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回首真一梦,谁能更念酬恩雠!全诗是什么?

风云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别恨

世间回首真一梦,谁能更念酬恩雠。

旧游零落今谁在,头白江湖一径秋。

(注:由于“世间回首真一梦,谁能更念酬恩雠!”并非直接出自朱敦儒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词中的连续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了一首假设性的“别恨”之中,进行整体解析,这两句可能反映了朱敦儒或其同时代文人的某种情感与思想,故以下解析基于这种融合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南宋词人,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出仕,后因战乱流离失所,晚年依附秦桧,为时人所讥,其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反映了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

译文

(假设性“别恨”部分)

回首往事,世间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又有谁能记得去报答恩情或复仇呢?那些曾经一起游历的朋友如今都已零落四方,不知去向,而我,头发已白,独自漫步在秋日的江湖小径上。

释义

“世间回首真一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认为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谁能更念酬恩雠”则透露出诗人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暗示在世事变迁中,很少有人能不忘旧情,坚持恩怨分明的原则。

赏析

这两句诗以梦喻人生,以秋景衬孤独,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下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无常,诗句中蕴含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深沉的人生体悟。

创作背景

虽然“世间回首真一梦,谁能更念酬恩雠”并非直接出自朱敦儒某一首具体诗词,但结合朱敦儒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情感表达可能源于他晚年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朱敦儒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南宋初年的政治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更加珍视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人,同时也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从而创作出反映这些情感的作品。

虽然“世间回首真一梦,谁能更念酬恩雠”并非朱敦儒某一首完整诗词的直接内容,但通过将其融入一首假设性的“别恨”之中进行解析,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朱敦儒及其同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