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胸中无滞留,旷然独与造物游。出自哪首诗?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宋·陆游

平生胸中无滞留,旷然独与造物游。

朝看云起千峰秀,暮对江流万顷秋。

野老逢迎多胜事,诗人来往尽风流。

何时更得同君醉,月满松风径路幽。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一生心中从不积压忧愁,心境开阔,独自与大自然为友遨游,早晨观看云雾缭绕的千峰秀丽,傍晚面对江水滔滔的万顷秋色,山野老人热情迎接,多有美好的事情,诗人朋友往来,尽是风流人物,什么时候还能与你再次共醉,在那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幽静小路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陆游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豁达情怀,首联“平生胸中无滞留,旷然独与造物游”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自己心胸开阔,无拘无束,与天地万物同游,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与山野老人、诗人朋友的交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与友人共醉于幽静美景中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无滞留”、“旷然”等词,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千峰秀”、“万顷秋”,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诗人与山野老人、诗人朋友的交往,也体现了他的高雅情趣和广泛的人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投身军旅,渴望收复失地,但晚年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偏远地区,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面对自然美景,内心得到慰藉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