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我无一事行千里,青山白云聊散愁。
野寺烟霞僧未起,村边杨柳鸟初啾。
风前远树如招手,雨后平沙似放舟。
何处人间无胜境,此中闲趣自悠悠。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具体成就和影响力相对有限。
译文
我无事一身轻,行走千里路,
青山白云间,聊以消散心中愁。
山野寺庙被烟霞笼罩,僧人还未起床,
村边杨柳依依,鸟儿刚开始啼啾。
风中的远树仿佛在向我招手,
雨后的平沙好似在让我放舟遨游。
人世间哪里没有美丽的风景,
这里的闲适乐趣自在又悠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中在无事之时,漫步千里,以青山白云为伴,消散心中愁绪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野寺、烟霞、僧侣、杨柳、鸟鸣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还通过远树招手、平沙放舟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以“何处人间无胜境,此中闲趣自悠悠”作结,强调了闲适生活的美好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李中在青山白云间闲游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想象,将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还通过“我无一事行千里”等句,表达了自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李中的生活经历有关,李中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到无力和无奈,于是选择通过闲游山水来消散心中的愁绪,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缺乏,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并非确凿无疑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