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欲求旷快舒眼力,梦中去作栖闲客。
云开日出万山明,风静波平千顷白。
渔舟唱晚归帆远,牧笛吹寒落日斜。
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想要在梦中寻求一片开阔之地,让眼睛得到舒展与放松,于是化身为一位悠闲的隐士,梦中,云开日出,万山变得明亮,风平浪静,湖面广阔无垠,一片洁白,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缓缓归来,远处的帆影渐渐模糊;牧童吹着笛子,寒风中落日西斜,这样的景致仿佛只应存在于天上,人间难得有机会亲眼目睹。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梦中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诗中“旷快舒眼力”与“栖闲客”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向往,而后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则是对这种向往的具体化展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
赏析
陆游此诗以梦为引,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云开日出万山明,风静波平千顷白”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之美,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而“渔舟唱晚归帆远,牧笛吹寒落日斜”两句,则通过渔舟唱晚、牧笛吹寒等生活细节,进一步渲染了闲适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在这首《闲居》中,诗人或许正身处逆境,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他通过梦境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闲适世界,以此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这种以梦为马的创作手法,不仅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