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的解释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

灯前对客谙时事,竹下闲行得地邻。

残日半窗风竹影,孤云尽处水天痕。

病躯更觉此生短,且尽樽前酒一樽。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老体弱的我,饥饿消瘦,只能依靠稀粥度日;生病之后,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在灯前与客人交谈,我熟悉世间的种种变故;在竹林下悠闲地散步,我能找到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映照在风中摇曳的竹影上;遥远的天边,孤云飘散,水天一色,留下淡淡的痕迹,病弱的身体让我更加觉得此生短暂,不如就在眼前这酒樽中,尽情享受一杯酒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病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直接点出年老体弱、依赖稀粥度日的现状;颔联通过对比,展现了病中仍关心时事与享受自然之趣的双重生活;颈联以景寓情,夕阳、竹影、孤云、水天,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眼前生活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病中生活的真实写照,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通过“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的直白描述,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并未沉溺于哀愁之中,而是通过对客谈时事、竹下闲行的描绘,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颈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尾联则以酒寄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短暂人生的无奈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豁达与释然。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顿,这首诗创作于他晚年病中之时,面对身体的衰弱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心中既有无奈与哀愁,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通过这首诗,陆游不仅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更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