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故人庄
唐·刘禹锡
十年偶复过都门,君方草制西垣里。
清风拂面柳依依,旧友重逢意满至。
把酒言欢话往昔,挥毫泼墨赋新诗。
此中情谊何须问,岁月悠悠情更痴。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刘禹锡并无此确切标题与内容的诗作。)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十年之后我偶然再次经过京城的大门,你正好在西垣里起草朝廷的诏令,清风轻轻吹过,柳枝随风摇曳,我们这对老朋友在这里重逢,心中充满了喜悦,我们端起酒杯畅谈过去的岁月,挥毫泼墨共同创作新诗,这份情谊哪里需要多问,岁月虽然流逝,但我们的友情却更加深厚。
释义
“十年偶复过都门,君方草制西垣里”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多年未见,偶然重逢于京城的情景,西垣里代指朝廷的文书机构,暗示友人正在忙于国家大事,后两句则描绘了重逢后的喜悦与深情厚谊,通过把酒言欢、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赏析
这首诗以重逢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十年后再见的感人场景,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奠定了重逢的背景;颔联以清风拂面、柳枝依依的景物描写,烘托出重逢的喜悦氛围;颈联通过把酒言欢、挥毫泼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兴趣;尾联则以“此中情谊何须问,岁月悠悠情更痴”作结,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晚年时期,此时他历经仕途坎坷,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再次回到京城,与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这次重逢让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刘禹锡诗歌中常见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