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入帝城》
唐·韦庄
随计当时入帝城,笙歌灯火夜连明。
花间醉任黄莺语,柳外醒闻白鸟声。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年回首望乡泪,曾染天涯万里情。
(注:虽然“随计当时入帝城,笙歌灯火夜连明”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但并非直接出自韦庄某一首广为人知的诗中,可能是后人根据韦庄的风格或某些残句拼凑而成,为便于解析,这里我将其构想为韦庄的一首诗,并围绕这两句进行创作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其词风清丽,感情真挚,多写个人遭际离乱之感,尤善于用清新流畅之语,表达深沉缠绵之致,对后世词坛影响甚深。
译文
当年随着科举考试的队伍进入京城,夜晚的帝城笙歌鼎沸,灯火通明,连绵不绝,在花丛间沉醉,任由黄莺啼叫,柳林外清醒时,又听到白鸟的啼鸣,我不愿在人间争宠夺利,只愿将心事寄托给沙鸥,几年来,每当回首望向故乡,泪水总是沾湿了衣襟,那泪水曾染湿了天涯万里的深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当年随科举考试进入京城后的所见所感,首联以“随计当时入帝城”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接着以“笙歌灯火夜连明”描绘出京城夜晚的繁华景象,颔联通过“花间醉任黄莺语,柳外醒闻白鸟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京城的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愿将心事寄托于自然的情怀,尾联则以“几年回首望乡泪,曾染天涯万里情”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乡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进入京城后的所见所感,既有对京城繁华景象的描绘,也有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首联和颔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京城夜晚的繁华和诗人在京城的闲适生活,颈联则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尾联则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乡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思乡之情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早年科举考试期间或之后不久,当时,韦庄随科举考试的队伍进入京城,亲眼目睹了京城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感受到了京城生活的喧嚣与浮躁,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内心产生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思乡之情的佳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诗是构想之作,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