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看碑仍看画,时闻柏子落秋风。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寺

唐·张祜

宝殿凉生玉宇风,

徙倚看碑仍看画。

曲廊僧院静无人,

时闻柏子落秋风。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他的一生并未得志于仕途,但才华横溢,擅长宫词,风格独特,与杜牧友善,并受到白居易的赏识,张祜的诗作多描绘山水、寺庙及宫廷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在凉爽的秋风中,我漫步于寺庙的宝殿前,感受着来自天宫般的凉风,我徘徊在石碑与壁画之间,细细观赏,曲折的长廊通向僧人的院落,这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柏树籽落在秋风中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宝殿凉生玉宇风”以“宝殿”和“玉宇风”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山寺的高洁与神圣,次句“徙倚看碑仍看画”通过“徙倚”(徘徊)一词,展现了诗人对石碑和壁画的浓厚兴趣,也体现了其悠闲自得的心境,第三句“曲廊僧院静无人”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幽静,而“静无人”则强调了这份宁静的极致,末句“时闻柏子落秋风”以声衬静,用柏树籽落在秋风中的声音,反衬出山寺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幽静与神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诗中“宝殿”、“玉宇风”、“曲廊僧院”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而“徙倚看碑仍看画”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末句“时闻柏子落秋风”以声衬静,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又深化了山寺的宁静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张祜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常常游历山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某座山寺时所作,山寺的幽静与神秘,以及石碑、壁画等人文景观,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山寺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与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张祜可能正处于一种心境平和、超然物外的状态,这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