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一去二百载,杰阁依然横霭中。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李锴

张公一去二百载,杰阁依然横霭中。

往事如烟随逝水,高楼胜景入苍穹。

山川不改英雄志,风月长留壮士情。

独立危栏思往昔,几番兴废叹无穷。

作者简介

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生活在清朝中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抒发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怀,李锴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风格苍劲豪放,情感深沉。

译文

张公离开已经两百年了,但他所建的楼阁依然矗立在云雾缭绕之中,往事如同烟雾一般随着流水消逝,而高楼美景却直插云霄,山川没有改变英雄们的志向,风月依旧留存着壮士们的豪情,我独自站在高楼的栏杆上回忆过去,感叹历史上无数次的兴衰更替真是无穷无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公所建楼阁的历久弥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诗中“张公一去二百载”点明了时间跨度,“杰阁依然横霭中”则突出了楼阁的坚固与永恒,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往事与现实的变迁,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富有层次,首联以“张公一去二百载”开篇,直接点题,引出怀古之情;颔联通过“往事如烟”与“高楼胜景”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颈联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将英雄志与壮士情融入山川风月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尾联则以“独立危栏思往昔”作结,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无限感慨。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而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有关,李锴生活在清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张公”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或象征性的形象,代表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英雄豪杰,通过这首诗的创作,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