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牡丹
唐·徐夤
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
轻阴护色香犹嫩,宿雨留妆粉未干。
巧笔写传功未尽,化工裁剪意初阑。
只应春好无他事,开尽人间第一芳。
作者简介
徐夤,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昭梦,福建莆田人,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徐夤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咏物诗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常常记得在彭州时友人赠送的牡丹,那花朵如同祥云般绚烂,直径足有一尺,映照在金色的盘子中更显娇艳,轻柔的阴云呵护着它的色泽,花香还十分鲜嫩;夜雨过后,花瓣上残留的雨露使得妆容更加清新,仿佛粉黛未干,即便是巧手的画师也难以完全描绘出它的美丽,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在此刻仿佛也达到了极致,想来此时正值春日美好,没有其他杂事打扰,牡丹花便在这人间尽情绽放,成为第一芳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彭州赠送的牡丹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诗中“祥云径尺照金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朵的硕大与绚烂,如同祥云般美丽,映照在金色的盘子中更显高贵,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娇嫩与清新,以及它在春日里的独领风骚。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高贵,诗人以“常记彭州送牡丹”开篇,既点明了诗歌的缘起,又勾起了读者对那段美好回忆的向往,诗人用“祥云径尺照金盘”一句,将牡丹的绚烂与高贵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娇嫩与清新,以及它在春日里的独领风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彭州时的经历有关,或许在某个春日里,诗人收到了友人赠送的牡丹花,被其美丽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牡丹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