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行
宋·仇远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暝色蒹葭笼岸白,满庭黄叶舞西风。
天地方收肃杀功,日暮秋烟起远峰。
作者及朝代
作者:仇远
朝代:南宋末年至元初
作者简介
仇远,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末年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他博学多才,诗词、散文、书法皆有所成,尤以诗名世,仇远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译文
秋蝉的叫声清脆响亮,如同古筝弹奏一般,我听着蝉声,悠闲地在柳树边行走,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突然,一片落叶飘入水中,激起层层细浪,傍晚时分,岸边的芦苇被夕阳染成了白色,庭院里满是随风起舞的黄叶,天地间,秋天正展示着它肃杀万物的力量,日暮时分,远处的山峰被秋烟笼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肃杀之景,通过秋蝉、小溪、落叶、蒹葭、黄叶、秋烟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秋天肃杀之气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肃杀,首联以秋蝉的鸣叫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小溪和落叶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与萧瑟,颈联以蒹葭和黄叶为意象,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色,尾联则点明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以及日暮时分秋烟笼罩山峰的朦胧之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仇远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山林期间,面对秋天的景色,有感而发,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展现了仇远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