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隐
唐·贾岛
久向人间触骇机,敛收孤迹早宜归。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风格清奇僻苦,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言律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作诗讲究炼字,有“推敲”的典故传世,即源于他对诗句中字词的反复琢磨。
译文
长久以来在人间触碰到了许多令人惊骇的事情,现在应该收敛起孤独的足迹,早日归隐山林,山岩的门户和松树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是寂静无人的,只有我这个隐士独自来来去去。
释义
“久向人间触骇机”表达了诗人在人间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令人惊骇的事情,感到疲惫和厌倦;“敛收孤迹早宜归”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收敛起自己的孤独足迹,早日归隐山林的心愿。“岩扉松径长寂寥”描绘了归隐之地的荒凉和寂静;“惟有幽人自来去”则强调了只有隐士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在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归隐思想的体现,首句“久向人间触骇机”以“骇机”二字概括了人间的复杂和险恶,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世事的厌倦和疲惫,次句“敛收孤迹早宜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归隐之心,表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则通过描绘归隐之地的荒凉和寂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归隐之志和隐士生活的自在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归隐情怀。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又曾做过和尚,对人间世事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种表达,在唐代,归隐思想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山林隐逸的生活,贾岛也不例外,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就是对这首古诗的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