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杜牧吾身是,又向江南遍倚楼。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46个月前

这首诗句“前生杜牧吾身是,又向江南遍倚楼”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扬州游瞩小筑即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扬州游瞩小筑即事》

清代 赵翼

前生杜牧吾身是,又向江南遍倚楼。

烟雨迷离春欲晚,江山重叠意难收。

花间有酒须同醉,月下无人也独愁。

却笑当年杜司勋,扬州梦醒说风流。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的诗作清新隽永,富有哲理,且善于议论,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性灵派三大家”。

译文

仿佛我前生就是杜牧,如今又来到了江南,遍倚高楼,烟雨朦胧中春意已晚,眼前的江山重重叠叠,令人难以尽收眼底,在花间若有美酒定要一同畅饮,月下无人陪伴时也会独自忧愁,却笑当年的杜牧(杜司勋),在扬州梦醒后还谈论着风流往事。

释义

诗人以杜牧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留恋,烟雨朦胧的春色、重叠的江山,都让他难以释怀,在花间月下,他既有与友人同醉的欢乐,也有无人陪伴时的孤独与忧愁,他也对杜牧在扬州的风流往事进行了调侃与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杜牧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烟雨、江山、花间、月下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色之中,诗人也通过对比与调侃,展现了自己对人生、对风流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赵翼在扬州游历期间,被当地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以杜牧自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留恋,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风流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在清代文学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而备受赞誉。

赵翼的《扬州游瞩小筑即事》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通过描绘江南美景和表达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