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以下分析基于整首诗及添加的句子进行构想)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整首诗译文,含添加的句子)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
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
晴天里风吹古树,像阵阵雨落;月光下平沙闪耀,犹如夏夜的白霜。
能否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这里的确要清凉些。
春色刚刚回到杜若洲上,隔着轻烟不时能看到矫健的轻鸥飞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邀请友人前来消暑的情景,添加的句子“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了春天初至,杜若洲上生机勃勃,轻鸥飞翔于烟雾缭绕之中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海天、山势、灯火、星河、古树、平沙等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添加的句子“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则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春天的气息,使得整首诗在描绘夏夜景色的同时,也隐含了对春天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楼远眺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诗人身处江楼之上,远眺四周景色,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诗人也希望通过邀请友人前来消暑,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而添加的句子“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根据眼前的景色或心中的想象,巧妙地融入了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整首诗中进行分析和赏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