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东吴到处游,千岩万壑独吾州。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唐·韦庄

西蜀东吴到处游,千岩万壑独吾州。

烟霞尽入新诗卷,风月全归旧酒楼。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曾在西蜀和东吴各地游历,但在这千山万壑之中,唯独我的故乡(或我所钟爱的某地,此处可理解为一种泛指的美好之地)最为独特,烟霞美景都被我写入新诗之中,风月佳景也全都映照在我常去的酒楼之上,我不愿与人世间争名夺利,只愿将心事寄托给那自在的沙鸥,不知何时我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秋风自在吹拂。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游历之地的深情回顾,以及对故乡或心中理想之地的独特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首联“西蜀东吴到处游,千岩万壑独吾州”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游历经历,并突出强调了心中所爱之地的独特地位,颔联“烟霞尽入新诗卷,风月全归旧酒楼”通过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尾联“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故乡或理想之地的深切思念,又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此时他历经战乱流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游历四方、饱览名山大川之后,诗人对故乡或心中理想之地的情感愈发深厚,他也更加珍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不愿再为世俗的宠辱所累,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的坚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