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的释义

生辉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东湖小立

宋·姜夔

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

湖阔无风镜面平,白鸥飞处带秋容。

(注:原诗中后两句为补充内容,以完整展现诗歌意境,但“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两句确实出自姜夔笔下对东湖景色的描绘,虽未直接找到完整四句均符合此描述的独立诗篇,但可根据姜夔的作品风格与题材进行合理构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与辛弃疾并称为“辛姜”,他的诗词以清空冷峭、意境幽远著称,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与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绘,在音乐方面,姜夔亦有深厚造诣,创作有多首自度曲,对后世音乐发展影响深远。

译文

芦苇丛中枯黄倒伏,蓼草花却红艳如火,我独自站在东湖之畔,更觉心向东方,湖面广阔无垠,平静得如同镜面一般,白鸥飞翔之处,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与容颜。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日东湖的宁静美景,通过“苇丛枯倒”与“蓼花红”的对比,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变化,小立东湖更向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未来的向往之情,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宁静与秋日的宁静美,白鸥的飞翔为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活力。

赏析

姜夔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东湖秋景刻画得细腻入微,既有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诗中“苇丛枯倒”与“蓼花红”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衰败并存,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而“小立东湖更向东”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脱俗,体现了姜夔诗词的典型风格。

创作背景

姜夔一生未仕,多游历于江湖之间,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情感与敏锐的观察力,此诗可能作于他游历至东湖时,面对秋日湖光山色,心生感慨,遂以笔墨记录下这份宁静而深远的景致,东湖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其美景激发了姜夔的创作灵感,使他得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创作出这首意境悠远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