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一日风光醉易知。
舌自生肥胜玉食,腰常忘带况金围。
北窗枕上闻风簟,数点秋山入梦思。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显得萧条冷清,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也都已经衰老,一生中难得有闲暇的时光来享受心事,而一天中的美好风光却容易在醉意中感知,舌头自然生出肥美的感觉,胜过品尝珍馐美味;腰身常常忘记束带,更何况是那些金贵的腰带呢?在北窗的枕头上,听着风吹动竹席的声音,梦中仿佛看到了几点秋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门巷萧条、绿苔生长,反映了诗人生活的清幽与宁静;故人衰老,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平生难得有闲暇的时光来品味生活,而一天中的美好风光却容易在醉意中领略,舌自生肥、腰常忘带,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自在与惬意,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北窗枕上的梦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门巷、故人、风光等意象,展现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诗中“舌自生肥胜玉食,腰常忘带况金围”两句,尤为生动传神,既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又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生活相对清闲,在这段时期,他更加关注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