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甚不为明日计,兴来犹作少年狂。全诗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贫甚不为明日计,兴来犹作少年狂”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杂感》

宋·陆游

天际晴云舒复卷,庭中风絮去还来。

贫甚不为明日计,兴来犹作少年狂。

万花烂熳先成醉,百鸟喧呼未肯藏。

谁似浔阳老居士,白头愁对酒千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天边晴朗的云彩舒展又卷起,庭院中风中的柳絮飘去又飞回,贫穷到不为明天的生活打算,兴致来时还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万花盛开灿烂得让人先醉倒,百鸟喧闹呼喊还不肯躲藏,谁像浔阳那位老居士(白居易曾贬居江州,即浔阳),满头白发愁对着千缸美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虽处贫困但心境豁达,依然保持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的变幻无常,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中间两句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不为贫困所困,依然保持乐观和狂放的态度;后两句则以白居易自比,表达了对人生愁苦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以人生感慨结尾,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云彩的舒卷、风絮的去来,巧妙地寓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中间两句“贫甚不为明日计,兴来犹作少年狂”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则以白居易自比,既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愁苦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贫困之中,但心境依然豁达乐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是对陆游《杂感》一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