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杖龙钟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出自哪首诗?

小星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刘沧

扶杖龙钟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

寒烟淡淡迷衰草,秋水潺潺荡晚晖。

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非。

西风瑟瑟吹黄叶,独倚危楼泪满衣。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那样声名显赫,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译文

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已近老年迟暮之时,江湖之上树木凋零,更添几分悲凉,寒烟淡淡,笼罩着枯萎的野草,秋水潺潺,映照着傍晚的余晖,故乡远在千里之外,而异乡的人事又经历了多少变迁,西风瑟瑟,吹落片片黄叶,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扶杖龙钟迫耄期”直接点出诗人年迈体衰的现状,“江湖木落更堪悲”则借自然景象的凋零,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悲凉,接下来两句通过“寒烟”、“衰草”、“秋水”、“晚晖”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颈联“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非”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人事变迁的感慨,尾联以“西风瑟瑟吹黄叶,独倚危楼泪满衣”作结,将诗人的孤独、悲伤之情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老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扶杖龙钟”、“江湖木落”等意象生动传神,既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又渲染了秋日的悲凉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故乡的遥远与异乡的变迁相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着生命的衰老和人事的变迁,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凉,秋日景象的凋零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互呼应,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思念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沧对生命、对故乡的深刻感悟和真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