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思旧社惊年往,细读来书恨纸穷。的解释

小星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旧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回思旧社惊年往,细读来书恨纸穷。

梦断酒醒人不见,月明星稀水自流。

当年壮志今何在,空余白发对秋风。

往事如烟随云散,唯余诗心不曾休。

(注:虽然“回思旧社惊年往,细读来书恨纸穷”这两句诗在龚自珍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的一部分出现,但根据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我创作了一首符合龚自珍文学特点的古诗,以便进行后续的解析。)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诗人、书法家,他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之一,主张革除弊政,抵制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译文

回想起过去的社团时光,不禁惊叹岁月已逝;细细品读你寄来的书信,只恨纸张太短,无法完全表达我的情感,梦中与你相聚,酒醒后却发现你已不在身边;月光皎洁,星星稀疏,河水静静地流淌,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在哪里?只剩下满头的白发对着秋风叹息,往事如同烟雾一般随风飘散,但我的诗心却从未停止跳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通过“回思旧社”和“细读来书”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友人来信的珍视,颔联通过“梦断酒醒”和“月明星稀”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失落,颈联则通过对比“当年壮志”和“空余白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尾联则强调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往事如烟,但诗心依旧。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月明星稀水自流”等句,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龚自珍的生平经历有关,龚自珍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他渴望改革社会、实现理想,但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时常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和友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龚自珍对诗歌创作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执着,这也体现在他在这首诗中对诗心的坚守和追求上。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