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题诗处。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第二首

汉城新帘黄柳映,柏陵香骨飞燕埋。

磐乐宴榭流光起,清歌妙舞飞燕来。

金铜仙人露盘滑,汉陵松柏声悲嗟。

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题诗处

茂陵刘郎秋风客,谁念幽居寂寞身。

鸾箫凤管无颜色,艳骨香魂冷月沉。

作者及朝代

李贺(790年—817年),字长吉,是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诗仙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后世称他为“诗鬼”,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他的作品想象丰富,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作者简介

李贺自幼聪颖,七岁能诗,韩愈、皇甫湜曾亲访其家,赞其才华,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因病早逝,李贺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针对“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题诗处”两句)

名贵的花朵也已经随着仙人升天而去,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指着那曾经题诗的地方。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金铜仙人离去后,连名花也似乎随之升天,留下的只有曾经题诗的痕迹,供人们回忆和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名花的升天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金铜仙人的离去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哀婉氛围,通过“居人指似题诗处”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李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情感巧妙结合,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创作背景

《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李贺为感慨唐王朝国势日衰而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唐王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多次动荡,国力逐渐衰弱,李贺通过描绘金铜仙人离去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婉,他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感慨和无奈,在这组诗中,李贺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将自己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作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