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浮云一扫空,碧天无际日曈曨。全诗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晴

宋·杨万里

万里浮云一扫空,碧天无际日曈曨。

江山清绝更无物,只有青枫一树红。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了他独特的“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生于江西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自幼聪颖好学,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历任多地官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他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晚年退居家乡,从事讲学著述,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既有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万里长空中的浮云被一扫而空,碧蓝的天空无边无际,太阳明亮而温暖地照耀着,这江山景色清丽绝俗,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只有那一树青枫,在秋日里显得格外红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晴空万里的壮丽景象,通过“万里浮云一扫空”和“碧天无际日曈曨”两句,展现了天空的辽阔与晴朗,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青枫树的独特魅力,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晴空的美丽画卷,前两句直接点题,写出了天空的晴朗与辽阔,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将青枫树的红色与周围的清绝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青枫的独特之处,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杨万里的诗歌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正是他这一特点的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杨万里在某个秋日晴朗的日子里,外出游览或散步时所见所感,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即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其描绘得生动传神。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秋日晴空的壮丽景象,也体现了杨万里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