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晚途忽堕尘埃里,乐事浑疑梦寐间。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中尤善者,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其二译文: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
晚年生活忽而堕入困顿之中,往昔的乐事在梦里也显得虚飘难在。
释义
“晚途忽堕尘埃里,乐事浑疑梦寐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困顿与对往昔乐事的怀念,晚途,即晚年;尘埃里,比喻困顿的境地;乐事,指过去快乐的事情;梦寐间,指在梦中,形容虚幻不实,整句意思是,晚年生活突然陷入了困顿之中,过去那些快乐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梦中的景象一样虚幻不实。
赏析
这两句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前一句“晚途忽堕尘埃里”,以“忽”字突出了生活境遇的急剧变化,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震惊与无奈,后一句“乐事浑疑梦寐间”,则以“浑疑”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乐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虚幻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让人感受到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晚年时期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晚年生活并不如意,可能遭遇了仕途的挫折或生活的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回忆起往昔的快乐时光,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境遇,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