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梨岭佛祠
宋·赵师秀
冷烟寒月过缑山,
数树深红出浅岚。
人生若要常无事,
两颗梨须手自煨。
作者及朝代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词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徐玑(号灵渊)并称,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尤其以描写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作者简介
赵师秀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一生仕途不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这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赵师秀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在冷烟寒月的笼罩下,我经过缑山,
几树深红的梨花在淡淡的雾气中若隐若现。
如果想要人生常常没有烦恼,
那就需要亲手煨熟两颗梨子来品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冷烟、寒月、缑山、深红的梨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烦恼不断的感慨,以及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如亲手煨梨)来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景起兴,通过冷烟、寒月、缑山、梨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幽远的意境,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人生若要常无事”一句,道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烦恼不断的深刻认识;“两颗梨须手自煨”一句,则以一种简单而具体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游历过程中,经过梨岭佛祠时所作,当时,赵师秀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仕途不顺、生活清贫,内心充满了对于人生无常和烦恼不断的感慨,当他看到梨岭佛祠周围的自然景色时,心中涌起了一种宁静和向往之情,他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题梨岭佛祠》,通过这首诗,赵师秀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也展现了他作为“永嘉四灵”之一的独特诗风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