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愫东园池
宋·陆游
造物於人元不薄,未须抵掌叹囊空。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中。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大自然对于人们从来都不吝啬,不需要因为囊中羞涩而空自叹息,如此美好的山水景色让人看不够,马蹄声声催促,趁着月光继续前行。
释义
“造物於人元不薄”意指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是丰厚的,不应感到匮乏或遗憾;“未须抵掌叹囊空”则是说人们不必因为手头拮据或资源有限而唉声叹气,应珍惜并欣赏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好山好水看不足”描绘了眼前美景令人流连忘返,“马蹄催趁月明中”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游览友人李愫的东园池时所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首句“造物於人元不薄”直接点题,强调了自然界的慷慨与丰饶,为全诗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次句“未须抵掌叹囊空”则是对个人境遇的豁达态度,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不轻易放弃,后两句“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中”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时间的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应珍惜当下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可能是在陆游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所作,面对自然美景,他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佳作,通过这首诗,陆游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传递了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