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横堤百丈卧霁虹
宋·苏轼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
春来柳色如烟雨,日暮桃花笑春风。
行客舟航纷似蚁,居人屋舍密如蜂。
何当乘兴携佳友,来此闲游一醉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横卧的堤坝长达百丈,宛如雨后天晴的彩虹,这究竟是谁最初修筑的呢?是东平公,春天到来,柳色如烟似雨,傍晚时分,桃花在春风中欢笑,行人和船只往来如蚁群般繁忙,居民们的房屋密集得像蜂巢一样,什么时候我能趁着兴致,带着好友,来这里悠闲地游玩,一醉方休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横堤的壮丽景色和周边的人文风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首句点题,以“卧霁虹”形容堤坝的壮观;次句设问,引出修筑者东平公;三、四句描绘春天的景色,柳色如烟,桃花含笑;五、六句写人和屋舍的密集,反映了当地的繁华;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与好友一同来此游玩。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横堤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和繁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行人和屋舍等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设问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修筑者的敬仰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某地时,看到横堤的壮丽景色和周边的人文风貌,有感而发创作的,当时,苏轼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的心境中,对自然美景和悠闲生活充满了向往,他通过描绘横堤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和繁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他也通过设问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修筑者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苏轼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