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每羡农家乐,月下风传打稻声。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夜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归来每羡农家乐,月下风传打稻声。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秋霜下的草色苍苍,虫鸣声切切不断,村南村北行人稀少,我独自出门前向田野眺望,只见皎洁的月光下,荞麦花开得如雪一般洁白,每次归来我都羡慕农家生活的乐趣,尤其是在月光下,风中传来阵阵打稻的声音,更添了几分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秋霜、虫鸣、月光、荞麦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独自出门眺望田野,感受到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尤其是归来时听到月下风中传来的打稻声,更是让他心生羡慕,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前两句通过秋霜、虫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后文的转折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独自出门眺望田野,以及归来时听到月下风中传来的打稻声,展现出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此的羡慕与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近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官场和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向往和赞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乡村之行后,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描绘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农家生活的和谐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