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耿湋
二顷春芜废不耕,
半生名宦竟何成?
闲依水榭听弦管,
笑看儿童戏晚晴。
作者简介
耿湋,唐代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宝应二年(763)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左补阙等职,工诗,风格近王维,晚年家居,以琴书自娱,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唱和之作。《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
译文
两顷田地早已长满春草,无人耕种;我半生做官,到头来究竟成就了什么呢?我悠闲地倚靠在水榭旁,听着悠扬的管弦乐曲,含笑看着儿童们在晚晴中嬉戏玩耍。
释义
首句“二顷春芜废不耕”描绘了诗人荒废的田地,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次句“半生名宦竟何成”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半生做官经历的反思和无奈,后两句“闲依水榭听弦管,笑看儿童戏晚晴”则展现了诗人当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前面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以“二顷春芜”起兴,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次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半生做官的无奈和反思,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当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前面的反思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耿湋的仕途经历有关,耿湋虽然曾一度在官场中有所作为,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对仕途产生了厌倦和反思,转而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