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责何时得暂停,年来减尽鬓边青。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吏责何时得暂停,

年来减尽鬓边青。

三湘愁鬓逢秋色,

万里归心对月明。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吏责何时得暂停,年来减尽鬓边青”出自此诗的中间两联,但为便于完整解析,我列出了全诗,不过,以下分析将主要围绕您提供的这两句进行。)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晚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游历四方,晚年才得中进士,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针对您提供的两句)

吏责何时能暂时停歇,

近年来我的鬓发已渐渐斑白。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繁重责任的厌倦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慨。“吏责何时得暂停”反映了诗人对公务繁忙、责任重大的疲惫感,渴望有片刻的安宁;“年来减尽鬓边青”则通过描写鬓发变白,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苍老。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前一句“吏责何时得暂停”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繁重公务的厌倦,透露出一种渴望解脱的情绪;后一句“年来减尽鬓边青”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将岁月的无情和诗人的苍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两句诗相互映衬,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杜荀鹤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出身贫寒,早年多次应举不第,后虽得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对现实充满了不满和无奈,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繁重公务的厌倦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现实。

文章下方广告位